伏努科沃國際機場于1937年批準興建,1941年落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該機場曾被作為軍事用途,不過戰(zhàn)后就一直是民用機場。機場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28公里處,它是繼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及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之后的俄羅斯第三繁忙的機場,也是服務莫斯科地區(qū)的三個主要機場之一。
2019年11月15日,伏努科沃國際機場在機場的希爾頓逸林酒店舉行品牌形象發(fā)布會,公布了新的LOGO和企業(yè)形象系統(tǒng)。根據(jù)介紹,到2021年,伏努科沃機場將迎來80歲的生日。而早在2004年,機場大規(guī)模重建進入現(xiàn)代化。從那時起,「飛馬」就成為了機場的象征,馬是力量的體現(xiàn),而飛馬則寓意機場連接大地和天空的快速飛行。
此次機場邀請到莫斯科比較知名的設計團隊 Art. Lebedev Studio 負責新形象的開發(fā)工作。在過往的文章中,我們也有專門報道過這家設計機構。其中部分作品的質(zhì)量經(jīng)常遭到大眾的質(zhì)疑和吐槽。特別是其推出的1萬盧布快速設計服務,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常人難以接受的設計方案。
具體可以閱讀一下這幾篇文章:
怎樣才能將LOGO設計成“一坨屎”的感覺?
就想問你,這LOGO給你你敢用不?
看完這個神級別的LOGO,保證你會懷疑人生!
花一萬塊找頂尖團隊設計LOGO,卻因設計太丑被嘲笑!
不過此次與伏努科沃國際機場合作并非快速設計服務,所以 Lebedev 非常正經(jīng)的完成了這一項目。
機場方面與Lebedev 的設計團隊進行多次溝通后,最終確定在保持「飛馬」基礎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品牌的更新,使其變的更強壯和敏捷。新LOGO中的飛馬從固定的框架中釋放出來,簡化了3D的浮雕效果,增加了一些明亮的漸變色。傾斜的文字更顯「飛馬」飛行的速度。
橢圓外框可以看作是飛機的舷窗,象征著機場與航空公司之間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飛馬越過舷窗,代表著機場朝著目標前進的速度,它克服了道路上的所有障礙,突破限制,自由向前飛行。
新的「飛馬」中有一個特別的細節(jié)值得一提,翅膀和馬頸的漸變藍色剛好形成了字母「V」來呼應機場名稱中的第一個字母。另外,「飛馬」并沒有固定在一個方向,可以隨著不同的擴展向右旋轉(zhuǎn)(水平鏡像),比如LOGO放在地面運輸設備中時,飛馬的方向?qū)⑴c運輸車輛運動的方向一致。
三角形通常在導航程序中被廣泛使用,有著飛行和運動的象征。另外,三角形是伏努科沃機場天花板上的主要圖案。在擴展圖形中,設計師以三角形衍生出一系列非常漂亮的圖案。
該機場負責人表示,與 Art. Lebedev Studio 的合作非常的愉快,通過他們專業(yè)精神和個性化方法,為機場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常全面的新面貌。